在春意盎然的四月,学前教育学院(音乐学院)以“红色文化浸润童心”为主题,在连云港市少儿图书馆开展了三期特色故事会活动。在学院学生党支部的指导下,智贤实践小分队的志愿者创新推出“故事育人三部曲”模式,将红色教育、生命教育、品格塑造融入儿童启蒙,通过“党建+专业实践”实现校地双向赋能。
4月6日,在连云港市少儿图书馆,《鸡毛信》《小侦查员》两部红色经典故事登上讲台,志愿者身着角色服装,用儿童化语言再现烽火岁月中的少年英姿,现场还设置“我心中的小英雄”绘画环节,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出爱国情怀。4月13日,志愿者以《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和《昨天今天明天》两则故事,带领小朋友们感受亲情的温度与时间的哲思,不少小朋友主动分享“我和爷爷奶奶的故事”。4月20日,在《迪迪,快点儿》和《红房子》的讲述中,志愿者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和情景模拟,让“拖延症”迪迪的转变引得小朋友们哈哈大笑;动物伙伴共建“红房子”的友爱故事,则通过角色扮演引发小朋友们对合作与分享的讨论。
此次系列活动延续了学院志愿服务的优良传统,通过“红色教育+生命教育+品格塑造”的多元形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儿童启蒙。自去年开展“棒棒堂”故事会选拔赛以来,学院持续深化与连云港市少儿图书馆的合作,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从过去一年110余名志愿者近 500小时的服务时长,到如今以故事传递力量的全新实践,学前教育学院(音乐学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激励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践行责任担当,为书香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