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有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更加优良的作风落实好教书育人各项工作,5月10日,学前教育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组织教师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赴淮安开展了“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的党日活动,部分民主党派成员也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走进周恩来纪念馆,一面大幅文字墙格外醒目,上面书写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这段文字让大家由衷激发起对周恩来总理的崇敬之心和景仰之情。在纪念馆大厅庄严肃立的周恩来总理汉白玉雕像前,大家深情瞻仰,深深鞠躬,深切缅怀他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所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在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等处,一幅幅感人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个个生动的场景,真切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概括的:“周恩来总理身上展现的不忘初心、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热爱人民、勤政为民,自我革命、永远奋斗,勇于担当、鞠躬尽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大家边走边看,边学边悟,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所蕴涵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奢靡之风、廉洁自律、工作作风务实等核心要义有了更加具象化的领悟。在周恩来总理铜像广场,全体党员整齐列队,面向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声音、矢志不渝的誓言在广场回荡,大家重新感受到了那份庄重的承诺、那份厚重的责任。
淮安府署是江苏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党员廉政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全国仅存的两座知府衙署之一,淮安府署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保留着古代朝廷在惩治腐败、倡导廉政方面的大量文化遗存。这其中,尤以廉政牌匾楹联让人印象深刻。大家品读这些蕴含着民本思想、为官之道、金石之言的牌匾楹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政滋养,心灵由此受到熏陶、洗涤和净化,也更加自励、自省和自警,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筑牢了思想道德防线。
大运河板闸遗址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唯一一座木板衬底的石闸遗存,它修建于明永乐年间,见证了大运河淮安段几百年的变迁。板闸遗址公园项目在对考古发现的文化遗产妥善保护的前提下,整合场地内的多项文物实体与历史资源,在“原真性、完整性、可持续性”的保护原则下将文物资源融入城市建设,通过对文物本体的创新性原址保护和展示,实现对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与创新发展。大家在板闸文化体验中心,体验了数字化、智能化、沉浸式、虚拟仿真等科技手段带来的多种互动方式,使六百年前的板闸盛景具象化,在数字光影与古运人文的交织中,一览“运河之都”曾经的市井风华,一饱“科技兴国”的自豪与震撼。
本次现场实境学习是学院党总支开展的“强党性、转作风、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得到了进一步锤炼,纪律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作风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今后,学院党总支将持续深化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学科建设培优的强大动力,为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