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学前教育学院(音乐学院)特邀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男中音歌唱家苗雨教授开展专题讲座暨声乐指导活动。校党委书记杨浩、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冯继、学前教育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嵇仙峰及相关音乐专业师生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嵇仙峰主持。
讲座中,苗雨以《人工智能时代声乐领域科学化研究与实践的现状与展望》为题,将自身深厚的舞台实践经验与前沿学术研究相结合,为师生带来了一场跨界融合的思想盛宴。苗雨从科技发展与声乐艺术的历史渊源切入,聚焦人工智能在声乐领域的应用现状,详细解读了声音特征提取、AI实时音准反馈、虚拟人声合成等技术,结合“AI合成人声:帕瓦罗蒂演唱《两地曲》”等案例,生动展示了科技如何优化演唱技巧、拓展艺术表达边界。针对师生关心的AI与声乐教育结合问题,他介绍了智能测评系统、VR虚拟演唱场景等前沿成果,并现场示范了如何借助AI思维分析演唱中的气息与共鸣,让在场师生对声乐艺术的科学化发展有了全新认知。
讲座结束后,苗雨对5名学生的现场演唱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指导。苗雨对女高音王宇演唱《粉墨春秋》的扎实音乐功底表示认可,并就戏曲元素与声乐技巧的融合给出优化建议;针对男高音刘航宇演唱的《我的爱人你可听见》,苗雨重点指导其通过控制气息强弱来强化歌曲叙事感与感染力;针对男高音王元晋、女高音申雅文与印可心相继献唱的《两地曲》《越人歌》《青玉案》,苗雨分别给于细致点评,精准指出每位学生技能展示的优缺点,针对气息不稳、情感表达不足等问题,苗雨现场传授腹式呼吸法,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品内涵,并努力表达作品的情感。根据专家指导意见,学生们专注调整气息和情绪,现场演唱水平明显改进,迎来观众阵阵掌声,取得非常好的指导效果。
本次专题讲座暨声乐指导活动,不仅为学院音乐专业师生搭建了与行业顶尖专家直接对话的平台,更以“人工智能融入声乐领域”的前沿视角,为学科发展打开了新视野。学生在专业技巧打磨与艺术视野升级中收益颇丰,教师则在前沿认知与教学理念上获得重要启发。活动的举办,有效推动了我校音乐专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探索,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音乐专业建设水平具有深远意义。(通讯员 刘敏)



